荆州港(JINGZHOUGANG)
August 6, 2011 | tags | views
Comments 0
荆州港位于湖北省中南部,江汉平原腹地,是长江中游重要港口和交通枢纽。顺江而下476公里抵武汉、1603公里抵上海,溯江而上148公里抵宜昌、796公里抵重庆,北邻襄樊、荆门等市,南经虎渡河可通湖南湘、资、沅、澧四水,与湘北数县相接。荆州港主要承担矿建、煤炭、石油、粮食、钢铁、轻纺、机械和化工等内外贸物资水陆转运,荆州港的经济腹地广阔,直接腹地除荆州市外,还扩张至宜昌、荆门、潜江等市部分地区,由于焦枝铁路的辐射作用,间接腹地远至湖南、四川、重庆、河南、山西、陕西等地。
荆州港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发展,港口规模已居湖北省第三位。拥有自然岸线长度21.5公里,码头总长5.83公里,泊位104个,共有仓库面积173658平方米,堆场面积406044平方米,港口装卸机械306台,最大起重能力45吨,具备集装箱装卸疏运能力,港口年通过能力823万吨、131万人次,2000年荆州港吞吐量达327万吨。
荆州港是国家二类水运开放口岸,自1997年被湖北省政府批准对外开放以来,外贸货物吞吐量年年递增,集装箱吞吐量从1995年的仅66箱发展至2003年10000箱,在长江上游仅次于武汉和重庆,外贸货物吞吐量可达10万吨。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荆州市经济的迅猛发展,集装箱和外贸货物吞吐量必将迅猛增长,截至2005年12月底,国际集装箱已突破2万TEU。荆州港正在对盐卡口岸进行规划、整治,力争提升为一类口岸。
一、港口位置及交通
本港位于湖北省沙市市,地处长江中游北岸;距吴淞口1521公里。溯江而上808公里经宜昌港抵重庆,顺流478公里达武汉港,港口北邻荆州古城。水路由雷家档经内荆河水系连通江陵、荆门、潜江、监利等市县,经长江南岸太平口入虎渡河联接湘、资、沅、澧四大水系;公路有汉(口)沙(市)、襄(阳)沙(市)、沙(市)洪(湖)、沙(市)常(德)、沙(市)岳(阳)等干线。
二、自然条件
(一)气象
1.风:历年最大风速24米/秒(北风),常年多北风,频率18%。
2.降水:年平均降雨量 1l14.6毫米,年均降雨日126天。
年均降雪日1O天,最大积雪厚度21厘米。
3.雾:冬季多雾,年平均雾日38天,一般延续3小时左右。
4.气温:历年平均气温16.1℃,最高气温28.6℃,最低气温-14.9℃。
(二)水文
长江港区历年最高水位44.67米,最低水位31.21米,平均水位36.86米。最大流速2.77米/秒,最小流速0.59米/秒,平均流速1.38米/秒。内荆河港区受长湖水位影响,历年最高水位33.11米,最低水位28.39米,平均水位30.27米。
三、经济腹地
本港经济腹地主要包括本市和荆州地区部分县与荆门市。沙市市面积16O.2平方公里,人口27万人。全市有工矿企业35O多家,主要产品有棉纱、布匹、机床、钢材、化肥、农药、洗衣机、电冰箱、电子工业品等,1985年工业总产值19.12亿元。荆州地区各县及荆门市盛产粮、棉.油,并有一定的工业规模,是沙市轻纺工业的主要原料基地。
本港进口货物以矿建材料、煤炭为大宗,出口货物只占吞吐量的 l6%以下,有钢铁、粮棉、轻纺、轻化产品等,运往中南、西南、华东及本省各地。
四、历史沿革
公元前五世纪即有官船码头,唐代成为重要港口。1951年港口成立搬运公司,后几经变革,现为集体所有制的沙市装卸运输公司。1952中长航局设立沙市港务局,负责长航船舶客货运输业务。1976年以前,港口分别由装卸企业、物资部门及沙市港务局自行经营管理。1979年沙市港始建港口货物管理站,198O年与民间运输管理站合并,成立沙市港航管理处(1985年改称为沙市航务管理处),对地方及物资部门的码头进行统—管理和规划建设。
五、港口现状
本港区由长江及内荆河两部分组成,港区自然岸线长度12公里,陆域面积59万平方米,水域面积1062万平方米,码头泊位59个,总延长2792米,最大靠泊能力2OOO吨级;仓库总面积1.41万平方米,堆场面积19.8万平方米,候船室面积5OO平方米;装卸机械264台,其中起重机22台,最大起重能力16吨;职工人数21O2人,固定资产原值3105万元。1985年货物吞吐量248万吨,旅客吞吐量75万人次
荆州港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发展,港口规模已居湖北省第三位。拥有自然岸线长度21.5公里,码头总长5.83公里,泊位104个,共有仓库面积173658平方米,堆场面积406044平方米,港口装卸机械306台,最大起重能力45吨,具备集装箱装卸疏运能力,港口年通过能力823万吨、131万人次,2000年荆州港吞吐量达327万吨。
荆州港是国家二类水运开放口岸,自1997年被湖北省政府批准对外开放以来,外贸货物吞吐量年年递增,集装箱吞吐量从1995年的仅66箱发展至2003年10000箱,在长江上游仅次于武汉和重庆,外贸货物吞吐量可达10万吨。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荆州市经济的迅猛发展,集装箱和外贸货物吞吐量必将迅猛增长,截至2005年12月底,国际集装箱已突破2万TEU。荆州港正在对盐卡口岸进行规划、整治,力争提升为一类口岸。
一、港口位置及交通
本港位于湖北省沙市市,地处长江中游北岸;距吴淞口1521公里。溯江而上808公里经宜昌港抵重庆,顺流478公里达武汉港,港口北邻荆州古城。水路由雷家档经内荆河水系连通江陵、荆门、潜江、监利等市县,经长江南岸太平口入虎渡河联接湘、资、沅、澧四大水系;公路有汉(口)沙(市)、襄(阳)沙(市)、沙(市)洪(湖)、沙(市)常(德)、沙(市)岳(阳)等干线。
二、自然条件
(一)气象
1.风:历年最大风速24米/秒(北风),常年多北风,频率18%。
2.降水:年平均降雨量 1l14.6毫米,年均降雨日126天。
年均降雪日1O天,最大积雪厚度21厘米。
3.雾:冬季多雾,年平均雾日38天,一般延续3小时左右。
4.气温:历年平均气温16.1℃,最高气温28.6℃,最低气温-14.9℃。
(二)水文
长江港区历年最高水位44.67米,最低水位31.21米,平均水位36.86米。最大流速2.77米/秒,最小流速0.59米/秒,平均流速1.38米/秒。内荆河港区受长湖水位影响,历年最高水位33.11米,最低水位28.39米,平均水位30.27米。
三、经济腹地
本港经济腹地主要包括本市和荆州地区部分县与荆门市。沙市市面积16O.2平方公里,人口27万人。全市有工矿企业35O多家,主要产品有棉纱、布匹、机床、钢材、化肥、农药、洗衣机、电冰箱、电子工业品等,1985年工业总产值19.12亿元。荆州地区各县及荆门市盛产粮、棉.油,并有一定的工业规模,是沙市轻纺工业的主要原料基地。
本港进口货物以矿建材料、煤炭为大宗,出口货物只占吞吐量的 l6%以下,有钢铁、粮棉、轻纺、轻化产品等,运往中南、西南、华东及本省各地。
四、历史沿革
公元前五世纪即有官船码头,唐代成为重要港口。1951年港口成立搬运公司,后几经变革,现为集体所有制的沙市装卸运输公司。1952中长航局设立沙市港务局,负责长航船舶客货运输业务。1976年以前,港口分别由装卸企业、物资部门及沙市港务局自行经营管理。1979年沙市港始建港口货物管理站,198O年与民间运输管理站合并,成立沙市港航管理处(1985年改称为沙市航务管理处),对地方及物资部门的码头进行统—管理和规划建设。
五、港口现状
本港区由长江及内荆河两部分组成,港区自然岸线长度12公里,陆域面积59万平方米,水域面积1062万平方米,码头泊位59个,总延长2792米,最大靠泊能力2OOO吨级;仓库总面积1.41万平方米,堆场面积19.8万平方米,候船室面积5OO平方米;装卸机械264台,其中起重机22台,最大起重能力16吨;职工人数21O2人,固定资产原值3105万元。1985年货物吞吐量248万吨,旅客吞吐量75万人次